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蒲葉吳刀綠,筠筒楚粽香。又是一年端午至,粽葉香飄十里,美食成就了牽絆和佳節(jié),不僅僅是飽腹,文化傳統(tǒng)沉淀在美食里,儀式感顯得格外重要,以物寄情,以味思鄉(xiāng),不論咸甜,團圓才是最好的“餡”。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是安徽滁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滁州市消保委對端午最美的祝福,提醒消費者享受美味的同時,注意以下幾點:
選購平臺需正規(guī)
購買粽子時選擇正規(guī)、信譽較好的商場、超市或網購平臺,謹慎購買路邊攤或流動攤販、明顯低于市場價的食品。仔細查驗包裝是否完整,有無霉點、破損、變形,標簽是否有“SC”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配料表(是否含有致敏制品)、生產者的名稱、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等,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停止食用、保存證據(jù),及時維權。
自制選料要新鮮
家庭自制粽子時要選擇新鮮衛(wèi)生的食材。選購粽葉時,不用過度追求粽葉顏色,墨綠、黃綠、淡黃都正常,使用前經熱水燙過并洗凈瀝干,糯米在使用之前要浸泡一段時間,注意浸泡時間不要太久,防止變質。常用果品、谷物、肉類等餡料有無變質、生蟲、異味等現(xiàn)象,確保餡料新鮮,餐具、砧板、容器要充分清洗或消毒,保證制作過程衛(wèi)生安全。
儲存方法應得當
真空包裝類、速凍類等預包裝粽子,購買后按照標簽標示方法儲存,并按照所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裝粽子最好是現(xiàn)吃現(xiàn)買,避免食物過期變質,不建議購買后存放。打開包裝袋的粽子,室溫存放不要超過2小時。無包裝自制粽子保質期短,夏季一般為4天左右,冬季為6天左右,也可以先煮熟,然后裝入保鮮袋中放在冰箱冷凍。再次食用前,吃多少、煮多少,避免反復凍融、蒸煮。
食用科學講健康
“粽”有千般好,莫要吃太飽。粽子主要以糯米為原料,糯米中淀粉、脂肪和升糖指數(shù)較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老年人、兒童和肥胖人士都應少量食用,為了你的完美身材,像包粽子一樣,將你的肥肉五花大綁。粽子粘度高,易引起消化不良,普通人多吃也容易積食,食用時可適當搭配富含蛋白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果蔬、蛋奶等,既助消化,又均衡營養(yǎng)。
過度包裝要不得
好看的粽皮千篇一律,美味的內餡萬里挑一。自覺抵制以商品包裝為噱頭誘導或者誤導消費者做出購買行為,倡導經營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嚴格執(zhí)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推動產品回歸產品本身的屬性;倡導消費者樹立科學、理性、綠色低碳新消費理念,盡量購買和選用資源節(jié)約型產品;走親訪友時,自覺選擇簡單適度的包裝產品,拒絕為過度包裝買單。(梁巖 通訊員 安徽滁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 李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