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一份公報顯示,歐盟將于不久后向家庭及辦公室電子產品生產商強制推行旨在降低待機及休眠模式能耗的新規(guī)則,預計2020年達到減少歐盟境內約75%的待機用電量,這項規(guī)范可望于今年底通過議會決議。
據業(yè)內人士估計,該能耗標準實施后,將使出口歐盟產品成本上升20%左右,對部分電子電器產品造成的殺傷力將使各廠商面臨新一輪的能耗挑戰(zhàn),出口企業(yè)應慎重關注。
該標準是歐盟EuP指令針對計算機、電視、打印機以及相關電子產品的具體實施細則之一。公報指出,歐盟市場生產和銷售的電子和家用電器產品待機狀態(tài)的最大功率消耗標準到2010年必須降到每小時1~2瓦特,2013年降至每小時0.5~1瓦特;同時要求電子電器產品須設計待機功率管理功能。該標準與國際能源機構(IEA)所訂立的1瓦以下的平均待機標準相差無幾。待機能耗這一名詞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視野,在未來幾年,它將成為制約我國產品出口的又一項技術壁壘,歐盟出臺的能耗標準也極有可能導致其他各國的借鑒或援引,并以此構筑綠色壁壘。但檢驗檢疫部門在調查中發(fā)現,國內大多數企業(yè)對待機能耗超標這一問題缺乏前瞻性,未引起足夠關注,部分產品的平均待機能耗甚至高達20瓦以上。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各相關企業(yè),積極研發(fā)減少待機能耗的方法和裝置對于提升產品競爭力意義非凡,低待機能耗電器將成為下一個出口增長動力和亮點,各企業(yè)在全力打造出口電器新形象的同時,應對有關此類規(guī)定的更新予以密切關注,扭轉認識滯后的局面,盡快付諸行動,在優(yōu)化節(jié)能生產流程上另辟蹊徑,加速起步研發(fā)低待機耗能產品。
(陳健萍)《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