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年前,就有業(yè)內人士否定了櫥柜延米報價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那么兩年后的今天,櫥柜市場的報價方式有何變化呢?搜房網(wǎng)日前帶著疑問走訪了北京各大家居賣場和建材超市,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調查。
通過走訪發(fā)現(xiàn),不科學的延米計算方法依然是大多數(shù)櫥柜商家的主要報價方式,這不禁讓人為之擔憂。曾有一份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櫥柜產品的選購費用已經(jīng)占到整個裝修費用的20%左右,已經(jīng)成為消費者裝修過程中一筆不小的開支。然而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櫥柜計價方式,消費者又該如何鑒別呢?延米報價法到底何時下課,成為業(yè)內最值得探討的話題。
“延米報價法”延時兩年未退市
早在2007年,就有媒體對櫥柜以延米為單位的報價方法產生了質疑。專業(yè)人士曾經(jīng)指出,延米報價方法有諸多的不科學性和不合理性。但時至今日已經(jīng)過去了兩年的時間,延米報價法卻依然是櫥柜市場的主流報價方式,不禁讓人為之感到疑惑。
走訪發(fā)現(xiàn),只要有消費者詢問櫥柜價格,導購員往往給出的答案是“××元/延米”,而消費者似乎也習慣了這種報價方式。消費者顧女士表示,雖然她以前聽說延米報價方式可能暗藏貓膩,但是習慣成自然的購買方式也讓一切變得順其自然了。
一位業(yè)內資深人士表示,延時兩年未退市,自然有它的道理:一方面是由于消費者的專業(yè)知識不足,延米報價方式能夠讓他們最直觀地評估櫥柜的價格尺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商家的服務意識還不夠深入,但尋求捷徑的營銷方式可能會有損于消費者的利益。
延米計價暗藏玄機
一位從事櫥柜生意多年的老板透露,延米報價最容易產生額外增項的付費產品,消費者很容易陷進商家的陷阱。而對于某些不法商家而言,這部分的額外增項就是他們從消費者口袋里騙錢的最好方式。
據(jù)某品牌導購員介紹,延米計價指的是按櫥柜柜體的長度來計算,即:單位延米價×櫥柜長度,其中地柜、吊柜、臺面分別計價。一般這種延米價包含了門板、柜體、基本五金件等產品。如果客戶根據(jù)個人需要增加抽屜、拉籃等部件得按實際需求另外加價。但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在一些作坊櫥柜商家那里,很多東西都可以免費贈送,而消費者一旦訂購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方案會臨時“調整”,小商販會列出很多的加價清單。特別是加價的產品市場價格差別很大,消費者對此很難甄別。
對此,業(yè)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定制櫥柜產品之前一定要做好預算,特別是對產品加價部分的材料、價格、品牌、規(guī)格等情況要詢問清楚,并且一定要在合同中加以約定,以防事后難以明確責任。
柜體單元計價法遭遇推廣尷尬
其實針對延米計價的弊端,國際上的櫥柜銷售方式早就開始實施了柜體單元的計價方式。這種計價方式是將柜體、柜門、五金件作為一個整體計算,以每一款式為基本單元,可認為是定款定價。在計算費用時將組成整套櫥柜的單元柜分別計價,然后加出總價。
雖然這種計價方式更加科學也更加合理,但是在國內的推廣卻一直比較緩慢。業(yè)內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因為按單元計價的櫥柜產品依賴于批量生產,而目前我國國內的生產廠家還很難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批量生產方法,仍主要采用按戶定制的生產方式,因此這種按延米計價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很難被改變。
業(yè)內人士樂觀表示,雖然柜體單元計價法在我國發(fā)展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很多品牌櫥柜商家已經(jīng)意識到了科學計價方法的重要性。據(jù)了解,康潔、海爾等品牌已經(jīng)率先采用國際通用的柜體單元的計價方式。專家認為,品牌櫥柜企業(yè)為櫥柜計價方式的革新做出了表率,相信在商家的共同努力和消費者的監(jiān)督之下,櫥柜延米計價法將盡快進入柜體單元計價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