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五彩斑斕、琳瑯滿目的手機柜臺,躍入眼簾的首先是手機的色彩和款式。有的手機色彩十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讓人一見鐘情,愛不釋手,有時消費者甚至由于偏愛手機的色彩而放棄對性能或其他方面的苛求;有的手機色彩平庸媚俗,粗糙乏味,結果無人問津,即使功能齊全、價格便宜也沒有人愿意埋單。
富有創(chuàng)意的手機色彩設計,使手機有靈魂、有生命力,能強烈地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消費者對手機外觀色彩的需求是口味越來越高,眼光越來越挑剔。既要滿足消費者追求時尚的要求,又要滿足他們近乎反復無常的各種需求,這的確給手機外觀色彩設計出了一道難題。但是只有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突破,才是手機設計的出路。
手機外觀色彩設計要有更強的針對性。手機的消費群體和階層早已擴大,數(shù)億中國消費者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必然對手機外觀色彩表現(xiàn)出不同的喜好。身份高的比較喜歡手機色彩高雅、莊重、大氣;上班族比較喜歡明快、清新、大方、典雅的色彩;年輕女性比較喜歡纖麗、生動、活潑,富有裝飾美和曲線美的色彩;青少年比較喜歡對比強烈、近乎隨意涂鴉的色彩。手機色彩設計分成大致的幾大類別,顯然難以滿足消費者對色彩千差萬別的需求。應探討研究不同手機消費者的心理特點、審美情趣,把握他們對色彩感知的規(guī)律和特點以及消費取向,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化,特別對文化和情感因素不同的群體進行細化,進行針對性的色彩設計,把他們最喜歡的色彩適時地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有了細致入微的針對性,就擁有了手機市場。
手機外觀色彩設計要增加中國語言。手機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移動通訊工具,已經具有了彩屏、攝像、MP3、MP4、GPS、游戲和手機電視、手機文學等多種功能,而未來的手機將發(fā)展成為一個移動終端———集銀行卡、電腦、通訊、視頻等于一體。人們玩手機就是在過一種生活。手機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現(xiàn)代的,但它又是由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延續(xù)而來的。多學一些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能使手機外觀設計多一些中國獨有的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和火氣。中國傳統(tǒng)藝術在色彩的運用上就有很多獨到之處。譬如比較喜歡用明快單純的顏色,著力表現(xiàn)物象固有的本色,不太追求物體的光感,注意的是生動的韻味。喜歡用對比強烈的原色,像黑白、紅白就經??梢姟T谑謾C外觀色彩設計上吸取傳統(tǒng)藝術運用色彩的營養(yǎng),借鑒它的理念和優(yōu)秀技法,不僅能為創(chuàng)新設計提供靈感,而且還能為手機外觀設計增添奇彩。透過手機富有中國語言特色的色彩,不僅能看到手機的功能用途,而且還能體味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厚重感和豐富底蘊。
手機外觀的色彩要延伸內涵和外延。色彩設計在設計理念上要堅持現(xiàn)代的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要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繼承中國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追求“物人合一”的境界,使手機色彩在整體上表現(xiàn)出和諧、平穩(wěn)、大氣、完美。手機要以小見大,表現(xiàn)出中國民族的獨特風格。深深地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提高文化素質和涵養(yǎng),對色彩設計會起到決定的作用。遠離單純模仿西方的路子,使手機造型設計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手機外觀色彩的設計和運用,強調色彩本身的表現(xiàn)力、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感情和配色規(guī)律。要放入一個更大的人文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不能僅從手機本身來考慮手機外觀色彩的設計,手機色彩也要與時俱進?,F(xiàn)在的一些時裝發(fā)布會,手機已成為時裝不可或缺的飾件,手機為時裝增添亮色,時裝為手機平添異彩?,F(xiàn)代人特別是年輕的消費者攜帶手機還要搭配飾件,講究手機色彩與服裝相協(xié)調,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手機色彩設計就要先行一步,根據身份特征、使用場合、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將時裝、皮具、首飾等的色彩風格融入手機設計,為這種時尚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
手機外觀色彩要增加快樂和享受的符號?,F(xiàn)在玩手機,就是玩快樂、玩享受,玩的是一種新生活。探究人的心理特征、思維特點、行動規(guī)律和美的時尚需求,使手機的色彩語言與人的心理語言能有機融合,體現(xiàn)出終極的人文關懷。手機色彩要滿足現(xiàn)代人求新、求奇、求變的心理,要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使色彩體現(xiàn)出親和力、誘惑力,讓人感到友好、親密,體驗到美好、和諧。鼓勵和引導消費者放心大膽地進行人機交流,滿足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希望遠離浮躁的社會、在手機里尋求純潔寧靜的愿望。在視覺得到享受的同時,又得到舒適、安全、方便、省力的使用享受,從而獲取前所未有的快樂,得到精神生活的最大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