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發(fā)展擴大,道路建設的速度和規(guī)劃跟不上車輛增長的速度,帶來的后果就是交通高峰期時無邊無際的車龍。于是,一個新概念“擁堵經(jīng)濟成本”應運而生。
近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聯(lián)合在北京發(fā)布的“2008福田指數(shù)”中首次使用“擁堵經(jīng)濟成本(JEC)”這個概念,指居民利用機動工具出行時,由于擁堵而損失的時間的貨幣表達,以各地居民的平均月均收入為基準,將由于擁堵而損失在路上的時間貨幣化而得出。
在調(diào)查的8個城市中,北京人上下班的擁堵成本最高,達到每月375元,占其收入比例的12.5%;其次是廣州人,上下班擁堵成本為每月273.8元;上海人排第三,為每月228.2元。擁堵成本最低的城市西安和成都未過百元,成都人為每月92.6元,西安人每月上下班的擁堵成本僅為69.4元,不到北京人上下班的擁堵成本的1/5。
據(jù)調(diào)查,廣州一年損耗18個億?!案L镏笖?shù)”顯示,在擁堵最為明顯的上下班高峰期,廣州人最多忍受40分鐘,但擁堵所需的時間為45分鐘,看來堵車已經(jīng)成為廣州人每天不得不做的“極限運動”,挑戰(zhàn)廣州人的忍耐極限。權威資料顯示:停車時沒有公里數(shù)用時間衡量油耗,三分鐘相當于一公里,以每輛車平均油耗每百公里8升計算,則每三分鐘的停車油耗為0.08升。假設每天每輛車因堵車額外耗費時間為30分鐘計算(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shù)字,很多人上下班時間在路上會堵上一個小時),則平均每輛車每天的額外油耗為0.8升(事實上,頻繁的起步停車油耗要大得多)。以93號汽油每升6.25元計算,每輛車每天額外耗費(0.8×6.25)5元錢,則100萬輛車每天因為堵車而額外耗油:100萬×5=500萬元。每年為:500萬×365=1825000000元。18億是個非常非常保守的數(shù)字,也就是說,廣州每年堵車的油耗成本至少在18億元以上。
另外,廣州每年塞車損失1.5億小時。2006年廣州社會科學院情報所曾對堵車成本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顯示,老城區(qū)主干道下跌至不到18公里。廣州城區(qū)主干道高峰期平均車速僅每小時17.3公里,每年塞車損失1.5億小時和117億元人民幣的生產(chǎn)總值,約損失廣州每年大約7%的生產(chǎn)總值。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從忍無可忍的群體看,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的居民忍耐極限在6分鐘以內(nèi),而重慶人可忍受的擁堵時間最短。南京、西安和成都居民,遇到擁堵時所需的時間雖然還未到他們的忍耐極限,但也相差不遠了。當堵車成為常態(tài)并超過了所能忍耐的心理期限,人們的身心健康必然受到傷害?!吨袊|(zhì)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