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6日,北京市東直門中學舉辦建校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參加校慶活動的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聞名全國的歷屆“保爾班”的學生代表,也有剛剛離校的花季少年。幾代校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東直門中學的80年風雨歷程。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始建于1935年,原名北平市市立第二女子中學,新中國建立后稱為北京市第二女子中學,其間,創(chuàng)辦了享譽京城的“保爾班”。保爾班首屆班長孫桂英和同學們回憶說,當時,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在全國風行,保爾?柯察金成了中國年輕人的偶像。當她入學時,女二中已經有了“劉胡蘭班”、“董存瑞班”,孫桂英也希望集體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凝聚大家。在班主任高賢明的提議下,孫桂英和同學們一致贊同給班集體命名為“保爾班”,大家決心成為像保爾那樣的人,擁有鋼鐵般意志,艱苦奮斗,為理想奉獻一切。后來,作家王蒙以“保爾班”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小說《青春萬歲》。“青春萬歲”成為北京女二中的一張?zhí)貏e名片。
近年來,東直門中學著眼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國家公民、專門人才和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做學問,學會自主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人格發(fā)展。圍繞育人目標,學校建立起一整套既落實國家教育的基本任務,同時又能滿足有著豐富而具有個性發(fā)展特點的學生成長需要的三層五領域的課程體系。
學校堅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成長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學校探索走班教學試驗,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不斷研究與探索各類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
一所學校的特質,在從這所學校走出來的人身上會有最直觀的體現。在校慶活動現場,各屆校友從四面八方回到母校追憶自己美好的青蔥年華,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這是一群感恩的學子,他們懷揣著感恩之情的千言萬語,感恩母校的辛勤栽培,感恩老師們的諄諄哺育,感恩同窗的熱心幫扶,感恩摯友們的傾心助力。整個校園充滿了溫馨與親情。有的校友是特意從外地趕回北京,當天晚上又要坐火車離開,就為了共慶母校80歲生日。很多離校多年的老校友在緬懷過去,盡享師生情、同窗情的同時,也忍不住感嘆學校幾十年來的變化與發(fā)展。一位校友在參加活動時表示,從最初的女二中,經歷里昔日的反修路中學,到現在的東直門中學,今天見到很多同學、校友和老師,正所謂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是一所學校發(fā)展進步的不竭源泉,更是一所學校難能可貴的精神所在。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東直門中學必定會給我們更多期待與驚喜!
校慶當天,學校還向校友們開放了十余門體現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與校友們分享,展示了“小五谷大智慧”、“漢字聽寫大賽”、“飲料中的秘密”等12門特色課程。(志 石)